行業(yè)資訊
隈研吾: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的設計者,日本第四代建筑師的領軍人物
隈研吾很喜歡喝紹興酒。
他覺得魯迅文章中吃炸臭豆腐蘸著豆瓣醬、配上紹興酒的場景,就是一個男人理想中的夜晚。
但在日本,他的夜晚很少這么輕松。
他一般是6點半起床、8點半到公司,忙到夜里12點半或是1點回家。“每天大概就睡四個小時左右吧”,他對Lens說道。“雙休日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作息來走的。”
他是日本第四代建筑師的領軍人物,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的設計者。
他在場館里里種植了很多樹,“站在它附近,你甚至都能感受到杉樹的香氣。”
還有蘆葦,因為它是東京很常見的植物。他很在乎參觀的人能在他的作品中感覺到幸福。

他不喜歡混凝土的建筑。
“我認為木頭這種材料輕便自然,更利于建造有人情味的都市。”


他在80年代末開始設計生涯。
“那時真的會接到很多大訂單,都是要我去造高樓大廈;那些項目的周期非常緊,完全沒有和工地的匠人進行交流的時間……接到的單子越多,我越感到空虛。”


中國現在的樣子,會讓他想起那個時候的日本。
“中國現在的都市好像更注重外觀一些吧,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建筑還真的很少。”

很快趕上泡沫經濟破滅,他被“逐出”了東京,有12年沒有在那里接到項目。
然后,他去了日本鄉(xiāng)下,在那里做了龜老山展望臺、石材美術館等作品,還在北京的長城腳下做了“竹屋”,都是利用當地材料,融于環(huán)境中的“小房子”,在和各地匠人們的合作中,他說自己找回了建筑的樂趣。


“3·11日本大地震”后,他開始“想做讓人能夠聯想到死亡的建筑”,就像日本傳統(tǒng)的那些不斷更替的房子一樣,他覺得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正是從中滋養(yǎng),并形成了一種“放棄”的美學。
他希望這種意識能夠在21世紀重新回來,在那里,人們會獲得更多安慰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