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中西園林設計實踐觀念的差異
中國人基于一種整體本體的思考,理性思維趨于具體化。因此,跟中國人談話最好多舉例子、就事論事。而西方人則趨于抽象化,跟西方人談話則可以多談觀念、方法、法則,他們的理論理性發達。而從整個的歷史潮流來看,中國人的實踐觀念是較重視具體性的。
中國人強調社會意識,注重如何在集體社會中進行人格修養,與社會意識相適應,不至于遭到批評,這就形成了講究過程、境界、精神狀態的修身養性的實用主義。西方的實用主義是功利的,他們追求個人的功利,也認為個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體(社會)的功利是一致的。
基于其地理環境不盡相同、哲學觀的不同,中西方傳統園林發展產生了迥異的結果。西方園林從一開始就與秩序密不可分,他們與自然抗爭,并試圖征服自然來產生他們認為的和諧美。而中國園林一開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去模仿自然、再現自然,他們利用自然的可持續性在為自我服務的同時“創造”出自然式的園林,成為人與自然和諧、相融的自然美的園林風格。人與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,隨著時空的發展變化,人被動地從隨同自然向改造自然進化。在這一過程中,中國人和西方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自然,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態度去改造自然,因此,中西園林各自的不同的實踐操作理論,正是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。
中國古代的辯證思維較西方發達得多,這種思維方式注重總體觀念和對立統一觀點。儒道兩家都注重從總體來觀察事物,注重事物之間的聯系。老子、孔子都注重觀察事物時的對立面及其相互轉化。古代中國人把這種宇宙模式的觀念滲透到園林活動中,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群體空間藝術。由于文人、畫家的介入,中國造園深受繪畫、詩詞和文學的影響,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。
清人王國維說:“境非獨景物也,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,故能寫真景物、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,否則謂之無境界”。意境是要靠“悟”才能獲取,而“悟”是一種心智活動,“景無情不發,情無景不生”。因此造園的經營要旨在于意境的營造。從漢以前的園圃式或自然山.水式,到唐宋直到清明私家,展現的是一種人與自然的情與理。這種強調整體,注重統一的人文價值觀維系了中國思想和文化的連續性與持久性,并使中國園林自成體系,穩固至今。
西方文化重視對自然“真”的探索并不斷創新,是一種實踐觀念。這種理性的思維促使西方園林在各個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表現。西方園林的發展始于意大利的“文藝復興”時期。“人性的解放”結合對古代希臘羅馬燦爛文化的重新認識,從而開.創了意大利“文藝復興”高潮,園林藝術也是這個文化高潮里的一部分。17世紀下半葉出現的法國古典主義園林,是唯理主義的一種表現,反映了資本主義對更合乎“理性”的社會秩序的追求,認為理性的東西才有價值,園林提倡明晰性、精確性和邏輯性,提倡“尊貴”和“雅潔”,強調人工美高于自然美,空間序列段落分明,給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確的印象。
這是典型的古典主義美學價值觀,而且這種觀念大大影響了人們的審美習慣和觀念。直到18世紀,英國自然風致式園林才沖破傳統的束縛,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起來,成為近、現代西方園林藝術的主流,直至今天仍對世界園林藝術產生著重要的影響。
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.bjdfbt.com.cn,轉載請注明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